故黃河畔徐州馬集村:石頭縫里實干巧干種出鄉(xiāng)村振興“杏”福果
貓山之巔俯瞰“十里杏花海”。(資料圖) 朱志庚 攝
中新網徐州3月4日電 題:故黃河畔徐州馬集村:石頭縫里實干巧干種出鄉(xiāng)村振興“杏”福果
中新網記者 朱志庚
“把這湖邊200多畝杏園子先期流轉過來,作為農業(yè)休閑觀光開發(fā)的‘試驗田’!3月3日,在徐州城區(qū)東南20余公里的呂梁湖畔,江蘇徐州金杏旅游開發(fā)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先軍沿著馬集“十里杏花村”的林間小道一路上山,為下一步發(fā)展進行再次實地考察。
站在貓山之巔新建的觀景亭,能環(huán)顧一周俯瞰十里杏花村、萬畝呂梁湖!≈熘靖 攝
馬集行政村位于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qū)伊莊鎮(zhèn)呂梁湖東岸,下轄五個自然村,人口3100人。十幾年前,馬集村耕地面積2400畝,荒山面積3100余畝,還是省級經濟薄弱村。從2002年開始,馬集村在村支部的帶領下實施了“引果上山”工程。2004年,馬集村進入“第三個五年經濟發(fā)展規(guī)劃”,依靠荒山結構調整全部發(fā)展林果業(yè),實施休閑農業(yè),鄉(xiāng)村旅游業(yè)。
牛年春節(jié)期間,徐州地區(qū)天氣異乎尋常的暖和。元宵節(jié)剛過,馬集村2000余畝杏花已經“耐不住寂寞”,提前半個月左右漸次綻放。3月3日,陽光明媚的初春時節(jié),行走在漫山遍野的杏林間,滿眼皆是綴滿枝頭的杏花,“嗡嗡”叫的蜜蜂穿梭于花海,和煦的春風吹過,杏花芳香撲鼻沁人醉。登上呂梁湖畔貓山之巔,站在新近建成開放的觀景亭極目遠望,故黃河觀光帶水路灣灣,十里杏花海隨風浮動,萬畝呂梁湖水碧波蕩漾,萬畝柏松林依群山起伏。
正在杏林修剪枝條的盧傳剛談起未來發(fā)展,充滿希望地仰面大笑。 朱志庚 攝
“從冬天開始,我一人一直在忙著修剪枝條。種植了近百畝杏樹,直到現在杏樹開花了還沒有修剪完。眼看著就到盛花期,哪枝都舍不得剪。不過等到杏樹結果后,還是會進行修剪、疏果,以保證果子質量。”忙著在山上修剪杏樹的種植戶盧傳剛說,他是村里最早一批種植杏樹的一員。
20年前,當時的村支部號召村民向荒山進軍,盧傳剛和村里另外兩戶村民試探著承包了村里的部分荒山,種植杏樹、桃樹,結果子不多,還不好吃。后來,原村支部書記盧興村帶領全村老百姓到山坡地“淘黃金”,愣是扒開石頭縫引進種植了“金太陽”“凱特”等優(yōu)質杏樹。村里多次請來農技專家指導杏樹種植,果子質量上來了,村民收入也提高了。
忙碌的蜜蜂如同辛苦的農民,在杏花叢中種下希望!≈熘靖 攝
“我們每年都會在杏花盛花期舉辦賞花節(jié),金杏成熟后,還會舉辦采摘節(jié)。期間每天都有大量游客前來賞花、采摘!3日中午,正在檢查村容村貌整治的現任馬集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盧傳龍向記者介紹,他是“80后”,以往帶著十幾個村民在城里從事建筑工程。去年底村支部改選,他就任村支部書記,希望繼續(xù)率領村民過上更加美好的“杏”福生活。
3月賞花、5月摘杏、10月賞秋,如今馬集已成為徐州周邊有名的城郊休閑旅游村。每年20天左右的杏花花期,來馬集的游客超萬人。而每年5月的“金杏節(jié)”,游客總人數更是高達30萬人次。以前1畝地1年純收入也就三四百元錢,而種了杏樹等果木以后,每畝年收入能達到6千到8千元。
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賞花節(jié)、采摘節(jié)沒有大規(guī)模舉辦,村民金杏產品豐產沒豐收。“目前,呂梁湖景區(qū)已經打造得很漂亮,但是十里杏花村卻遇到了瓶頸問題。”李先軍介紹,近3000畝杏樹沒有統(tǒng)一管理,村民種植水平、營銷水平參差不齊,甚至有很多村民“種了不管”。如果此次他能夠與眾多村民談妥土地流轉的話,想把2000余畝杏林作為一個規(guī)模景區(qū)來總體開發(fā),統(tǒng)一企業(yè)化運營。如果能夠統(tǒng)一進行品牌包裝,文旅產品附加值可以增加二到三倍,果農總體收入也能增加十倍左右。
今年恰逢第13屆中國(徐州)國際園林博覽會,其主園址設在徐州市銅山區(qū)伊莊鎮(zhèn)呂梁山懸水湖景區(qū),呂梁湖自然也在本屆園博會建設范圍內。為此,馬集村加快了鄉(xiāng)村整體改造步伐,進行提檔升級。村支部書記盧傳龍談到,村集體把從309縣道通往杏花村的道路擴建為12米寬的杏花大道,靠近呂梁湖的20多戶村居搬遷后原地實施綠化,擴大景區(qū)范圍。馬集村對停車場進行拓寬改造,對全村路面進行硬化,增加公共衛(wèi)生間,建設旅游接待中心、農產品展銷中心。
“讓游客盡情游玩的同時,也能享受鄉(xiāng)村生活的淳樸!瘪R集村包掛干部伊莊鎮(zhèn)副鎮(zhèn)長李紅渠介紹,馬集村正在以“十里杏花村”為主體,“貓山觀景”為重點,結合古今土建地方文化,對園區(qū)和村莊建設進行改造,推動家家農家樂,戶戶有旅館。如今的馬集村已經走出一條“改善環(huán)境、做強產業(yè)、發(fā)展旅游、致富農民”的鄉(xiāng)村振興之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