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山東新聞4月29日電 面對火場,毫無畏懼,身先士卒;手持相機,事無巨細,竭盡全力。28年間,王錦波除了是投身火場救援工作的藍焰戰(zhàn)士,還成為消防宣傳戰(zhàn)線的全能工匠。
拒絕高薪聘請,堅守在自己的“消防宣傳工作室”
“拍完照片,一定要及時拷出來!”“這些視頻備份了嗎?”“這張照片的拍攝角度要是再向左一點就好了……”這些細節(jié)王錦波總能第一時間想到并叮囑戰(zhàn)友,“做宣傳就要仔細,就要能靜下心來做事情,浮在表面敷衍工作,也會被工作敷衍!边@是王錦波從事多年消防宣傳的心得,也是他對待工作的態(tài)度。
以極致的態(tài)度工作,堅定信念。入伍時僅僅初中學歷的他,從拍攝影像資料到文稿寫作,從各種專業(yè)設備到各類新媒體軟件,一步步自學,“別為自己找退路,背水一戰(zhàn)傾盡自己的所有,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情。”王錦波說道。
會策劃,懂攝像,善文稿,他逐漸成為大家心中的“王導”。同事們經常打趣說:“王導一個人就干了地方一個傳媒公司的活。”他編導拍攝制作的多部影視教學片和教材先后配發(fā)全省和全國消防隊伍;策劃編導的各類晚會、報告會、現場會直播等享譽隊伍內外。
傳媒公司的高薪聘請、朋友的盛情邀請,王錦波沒有動搖,始終默默戰(zhàn)斗在屬于自己的“兵眼視界消防工作室”。提到自己的堅守的原因,王錦波坦言道:“我要切斷所有后路,才能把消防工作做到最好,沒什么可惜的,不帶著功利心工作,是金子總會發(fā)光!
奔赴火場,他是不顧病痛的“拼命三郎”
平時看起來風風火火,干起工作廢寢忘食的王錦波,其實每天都忍受著腰痛的折磨。那是2003年的一次滅火救援戰(zhàn)斗,他在深入火場內部時摔傷了腰部,五年后做了腰部椎間盤摘除手術,至此他就落下了腰痛的毛病,然而腰痛仿佛從未打亂他的工作節(jié)奏。
2018年4.18山火撲救中,他在山林中連續(xù)作戰(zhàn)三天三夜,痛到直不起腰趴在樹上,累到無法彎腰系上鞋帶!澳谴未蠡鸢,官兵舍生忘死、英勇頑強,指揮官沉著冷靜,鎮(zhèn)定指揮,我感觸很深。”提到那次救援經歷,王錦波卻只字未提自己。
改革轉隸期間,為了心中的消防情懷,即使腰部和膝蓋的傷情都符合評殘條件,王錦波也沒有遞交申請評殘,因為他怕評了殘就無法在隊伍干下去!耙驗槲野严拦ぷ鳟敵扇松ㄒ坏穆,我必須要在這條路走到最后!蓖蹂\波解釋道。
妻子是他最暖心的后盾,是他隱形的翅膀
工作占據了王錦波的大部分時間,家庭沒有給他任何壓力,妻子也是他工作永遠的后盾。
剛認識的時候,妻子胡艷家境優(yōu)越,而王錦波僅五間瓦房三畝薄地,別無存款,胡艷毫不理會家人的阻攔,毅然選擇嫁給了王錦波做警嫂。書信談戀愛,她覺得浪漫;瓦房做婚房,她憧憬未來的美好;婚后聚少離多,她理解軍人的赤膽忠誠,部隊緊張嚴格的生活,除了不經常的電話聊天,唯有牽系泰安、棗莊兩地的思念和忠貞。
婚后半年的第一次相見,是她下夜班來部隊探親相聚,第二日再趕回棗莊上兩點的中班。十月孕育里,她沒有享受過愛人的照顧和體貼,直到住進醫(yī)院待產,王錦波才回到身邊承擔丈夫的責任。孩子出生七天,因為臍帶感染又住進了醫(yī)院,王錦波接到返回部隊命令,她忍著剖腹產的疼痛強忍,用笑容支持丈夫返回部隊。
“那個時候,沒想那么多,他是消防員就要聽指揮,我選擇做他妻子,我就要理解!碧岬皆浀男量,胡艷并沒有怨言。
她知道,家事就是她自己的事,而丈夫單位的事卻是她們的家事。胡艷像千萬個警嫂一樣,甘愿做軍人的“隱形翅膀”,用默默的奉獻始終支撐著丈夫在消防事業(yè)中高高飛翔。
“尋象器里,他精益求精每一景,兵眼視界見證著紅門歷程;時間線上,他精雕細刻每一幀,兵心映像詮釋著熱血忠誠。”把情懷當成信仰,把工作當成愛好,“兵王”28年始終保持著立正的姿態(tài)——堅定、執(zhí)著、奉獻、擔當、付出……在平凡中鑄就非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