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山東新聞11月8日電 “我們到時候結婚也用親朋好友們的車吧,你看這個視頻號上宣傳的多好啊,不僅省錢,還有面子呢!”“我覺得這個法子行,估計俺親戚朋友們也很樂意!痹谝誓峡h湖頭鎮(zhèn)西張哨村的張學正家,準新娘正在與準新郎商量未來結婚的事宜,準新娘正好刷到了沂南縣視頻號上的“自助式”接親短視頻,吸引了他們的目光。
現(xiàn)如今,“自助式”接親、“極簡婚禮”漸漸在年輕人中流行起來。人們不再追求高彩禮和繁瑣的儀式,而是轉為更有性價比的結婚形式,張學正就是當?shù)匾骑L易俗宣傳中的受益者。
“農村社會是較為典型的人情社會、面子社會,婚事嫁娶傳統(tǒng)在群眾心里根深蒂固,很多家庭在婚事嫁娶等儀式中既想照顧“里子”,又不能丟了“面子”,使用豪華婚車、婚慶,這些不必要的儀式和花銷既費時又傷財!币誓峡h精神文明建設服務中心文明創(chuàng)建室主任張高卿說。
為破除群眾結婚“講排場、爭面子”等不良習氣,沂南縣以探索推行“自助式”接親為切入點,倡導喜事新辦簡辦,引導廣大群眾革除大操大辦、盲目攀比陋習,倡導“溫馨、節(jié)儉、重禮節(jié)”的全新婚俗觀念,既照顧了“面子”,又節(jié)省了經(jīng)濟開支,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高度認可,形成“節(jié)儉辦婚·文明接親”的新風尚。
10月29日,是沂南縣孫祖鎮(zhèn)河北村新郎劉磊和岸堤鎮(zhèn)胡家溝村新娘杜夢圓結婚的日子,與以往婚禮的豪華車隊不同的是,這對新人選擇了由親朋好友們組成的“親友團”自助開車接親!懊慨敶謇镉行氯硕ㄓH、結婚,我都會和村理事會提前上門祝賀,宣傳動員‘自助式’接親,倡導喜事新辦簡辦,自覺抵制大操大辦、鋪張浪費、惡俗婚鬧等不文明行為!睂O祖鎮(zhèn)河北村村支部書記高運才說。
沂南縣抓住新人婚前、婚中、婚后重要時間節(jié)點,通過村干部和村理事會提前上門祝賀,積極宣傳動員“自助式”接親,支部書記為新人證婚,理事會成員上門服務等方式為喜事新辦簡辦的新人增添喜氣。
在沂南縣青駝鎮(zhèn)西斗溝村,董發(fā)的婚禮,讓村里的父老鄉(xiāng)親著實羨慕了一把。一大早,喜慶的鑼鼓敲敲打打,飄逸的彩帶隨舞步搖曳,斗溝村“文明迎親隊”的成員敲鑼打鼓、扭動秧歌,共同歡天喜地“護送”新人到家。在沂南縣張莊鎮(zhèn),常青藝術團創(chuàng)作骨干自編自演移風易俗文藝作品,將移風易俗主題內容融入歌舞快板、戲曲小品等文藝作品中,在廣場舞大賽、村晚等各類活動中巡回演出,為基層群眾帶來了視聽與精神的雙重享受。
今年來,沂南縣在有條件的村居試點成立“文明迎親隊”,依托村居莊戶劇團、鑼鼓秧歌隊、愛心企業(yè),為新人提供免費服務。同時組建移風易俗主題小戲小劇專班,圍繞“自助式”接親、喜辦簡辦主題,編排創(chuàng)作《自助接親我來說》《彩禮變奏曲》等文藝作品。通過推廣“自助式”接親,每場節(jié)約費用3000余元,減少了婚禮開支、減輕了經(jīng)濟負擔、消除了群眾攀比心理,增進了鄰里感情,提高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在做好服務保障的同時,沂南縣還通過樹典型、定機制,“約”出淳正民風,推動移風易俗落地見效。將依汶鎮(zhèn)“自助式”接親、喜事新辦簡辦、抵制高額彩禮等移風易俗融入“好媳婦”“好婆婆”等先進典型評選、村規(guī)民約、美德積分的做法在全縣推廣,引導群眾成為移風易俗踐行者和監(jiān)督者,倡導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示范者,讓“自助式”接親融入群眾生活。
“讓婚姻回歸理性,注重婚姻雙方的體驗感、幸福感是我們的主要目標。下一步,我們將繼續(xù)推廣‘自助式’接親模式,開展更加豐富多元的婚俗活動,更加精彩接地氣的宣傳視頻,引導群眾踐行移風易俗,引領婚俗新風尚!币誓峡h精神文明建設服務中心主任范為軍說。(郭玥辰于禎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