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正文
尼山論道:仁禮之道如何幫助世界講和?
2025年07月10日 22:24 來源:中新網(wǎng)山東

  中新網(wǎng)山東新聞7月10日電 題:尼山論道:仁禮之道如何幫助世界講和?

  中新網(wǎng)記者 沙見龍

  面對國際沖突和文明摩擦,古老的儒家智慧能否為人類提供永恒指引,以應對當前各種挑戰(zhàn)?

  時下,來自70多個國家的560余位嘉賓正匯聚山東曲阜尼山,參加在此舉辦的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共同探討東方哲學如何為全球合作開辟新路徑。

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9日在曲阜尼山開幕。梁犇 攝

  初到論壇舉辦地,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歐洲文理科學院院士、英國華威大學社會學系講席教授史蒂夫·富勒敏銳地觀察到,會場尼山圣境內(nèi)高72米的孔子像設立在建筑物側(cè)面,與建筑物互不遮擋,像一位在一旁提供建議的“智者”,這使他更堅定地認為,孔子是一位可以提供建議但不會“擋道”的人。

  史蒂夫·富勒認為,傲慢形成的原因,一部分在于你已經(jīng)知道別人的正確答案,這反而會讓你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對方,從而導致不尊重等行為的出現(xiàn)!凹核挥鹗┯谌恕,孔子的諸多思想都在告訴人們,“你可能不知道如何行善,但至少可以想出避免造成傷害的辦法”。他坦言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因為人的行為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目標和動機,這需要建立一些基本、共同的價值觀。

  再次到訪曲阜的波黑駐華大使西尼沙·貝爾揚,對這片土地最深刻的印象是“冷靜和反思”。在這里,如同身處教室,能真正感受和學習孔子精神,而且當?shù)孛癖娨矊⒏鞣N傳統(tǒng)帶入到生活中!爱斍,人們生活在一個緊密相連的世界里。即使發(fā)生戰(zhàn)爭的地方離我們很遙遠,也會對我們產(chǎn)生影響!

  西尼沙·貝爾揚認為,同理心和責任感高于一切,從某種程度上可以幫助人們建立良好的溝通基礎,或者在不同國家、團體甚至機構(gòu)內(nèi)部建立信任。人們并不是必須都一樣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而是遇到問題能在分歧中達到平衡,并認真聽取彼此的意見,找到都能接受的共同點。此外,無論是談論氣候變化,還是和平建設、公共健康等任何全球性問題,都必須確保每個國家,無論大小,都有發(fā)言權(quán),“全球性決策應幫助每個人,而不僅僅是為最強者的利益服務”。

  印度尼西亞總統(tǒng)大學教授、前任校長黃金泉認為,中國對儒家思想的傳承創(chuàng)新,并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而是從上到下,從學者到年輕人甚至農(nóng)民都在踐行。這是遺產(chǎn)傳承和實際行動之間強大的融合,也生動證明了孔子的思想在建設和平世界中具有永恒的意義。

  “當今世界最迫切需要的價值觀是自我克制,控制自己的貪婪和野心。”黃金泉表示,儒家提醒人們應通過“仁”和“禮”的秩序來適度生活、照顧他人、行為得體和相互尊重,而通過文明對話可以很好地表達這些價值觀,從而促進相互理解,并為應對全球挑戰(zhàn)提供解決方案。

  在中國—馬爾代夫文化交流協(xié)會會長、馬爾代夫前駐華大使莫芮德看來,沖突的起源是因為誤解、不尊重,發(fā)生沖突后彼此不想互相傾聽而產(chǎn)生的!叭绻覀儞碛邢嗷プ鹬睾吞撔膶W習的核心價值觀,并且通過對話來解決問題,相互信任,就不會有沖突!

  莫芮德還表示,學校如何將仁慈、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價值觀傳遞給學生,也是至關(guān)重要的方面!爱斘覀兞私饬硪环N文化并尊重它時,彼此的友誼就建立起來了,當具有了友誼,就不會提倡沖突!

  連日來,圍繞本屆論壇“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文明間關(guān)系與全球現(xiàn)代化”的主題,各國嘉賓慷慨分享自己的見解,讓盛夏的尼山再度成為文明對話的磁場。

  自2010年9月首屆舉辦至今,尼山論壇日益成為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完)

編輯: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