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正文
山東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向多領域拓展今年可壓減68.5億元
2021年01月12日 17:1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山東省人民政府12日召開新聞發(fā)布會,介紹該省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推進情況!O婷婷 攝

  中新網濟南1月12日電 (孫婷婷)山東省預算績效管理除覆蓋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痤A算等“四本預算”,向政府債務、資產管理、政府采購、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領域拓展延伸。目前,該省基本建成“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向90多個國家和30多個國際機構推介績效管理的“山東方案”“山東經驗”。2021年預算編制中,經初步統(tǒng)計,全省通過績效評價壓減預算68.5億元(人民幣,下同)。

  山東省人民政府12日召開新聞發(fā)布會,介紹該省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推進情況。山東省財政廳副廳長陳東輝介紹說,該省將績效理念和方法深度嵌入預算管理的全鏈條,預算編制前,對準備入庫的新增政策和項目進行充分評估;預算編制時,明確績效目標;預算執(zhí)行過程中,加強績效監(jiān)控;預算執(zhí)行完畢后,開展績效評價,并將評價結果與來年預算安排掛鉤,績效好的多安排,績效差的少安排甚至不安排,引導各方面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陳東輝稱,下一步,山東將重點研究出臺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績效管理辦法,推進完善政府性基金、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等領域績效管理,實現(xiàn)預算績效管理對財政資金的無縫隙全覆蓋。同時,依托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tǒng),推動績效與預算管理深度融合,健全完善績效監(jiān)控、績效自評信息化管理手段,探索“大數(shù)據(jù)”“區(qū)塊鏈”技術在績效管理的應用,提高績效管理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率。

  山東省預算績效管理處處長韓志毅介紹說,該省聚焦重點戰(zhàn)略、管理薄弱環(huán)節(jié)、全生命周期管理等進行重點預算績效管理。其中,優(yōu)先選擇農業(yè)、教育、科技等10大領域,每個領域選取1-3項重點政策或項目進行評價。此外,針對資金“小、散、亂”以及清理整合不到位等問題,重點選擇近三年未評價的專項資金進行評價,推動資金優(yōu)化整合。

  “山東建立績效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掛鉤機制!表n志毅表示,對績效評價結果為“優(yōu)”的項目,在下年預算中優(yōu)先保障;績效評價結果為“良”的,相關支出原則上按零增長控制;績效評價結果為“中”的,原則上按照不低于預算總額的10%進行壓減;績效評價結果為“差”的,原則上予以撤銷或退出。2020年預算編制中,省級對績效評價結果為“中”的7個項目統(tǒng)一壓減預算20%;全省通過績效評價壓減預算43.5億元。

  濟南作為山東省會城市,開創(chuàng)了市級預算績效管理的“濟南模式”。濟南市財政局副局長張海波表示,該市首創(chuàng)項目預算安排與事前績效評估、績效目標以及上年預算執(zhí)行績效情況“三個掛鉤”機制,在編制2020年部門預算中,對市級606個預算單位1336個項目預算編制全部實行“三個掛鉤”,涉及資金1541.8億元,審減550.42億元,審減率35.7%。同時,該市建立“項目績效跟蹤監(jiān)控+支出進度和資金閑置預警整改+動態(tài)精準盤活”機制,對問題嚴重或整改不到位的予以暫緩或停止預算撥款直至收回已撥資金,對預計年底無法支出的項目資金及時進行精準調整和收回,增加可用財力。

  據(jù)了解,山東從2019年起對新增重大政策和項目開展事前績效評估試點,共對1萬多個新增項目評估,其中財政部門直接開展的項目3000多個,涉及資金453億元,否決不合規(guī)項目,減少不合理預算70.4億元。此外,各級財政部門對1.4萬多個項目開展重點監(jiān)控,涉及資金1415億元,通過監(jiān)控調整收回資金69.6億元。各級各部門還對9萬多個項目開展績效自評,取消或調整專項資金382項,壓減預算112億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