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520”,一起共赴科技之約 第五屆“啟夢微來”公眾開放暨科學日活動成功舉辦
大眾網記者 曲順 通訊員 張伶俐 青島報道
5月20日上午,山東大學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山東微生物學會、山東大學植物發(fā)育與環(huán)境適應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聯(lián)合主辦的第五屆“啟夢微來”公眾開放暨科學日活動在山東大學青島校區(qū)圖書館報告廳舉行,為青島市青少年們帶來了一場豐盛的科普大餐;顒泳脑O置科普大咖秀、科普市集、田間微課堂、科學家精神教育等環(huán)節(jié),點燃了孩子們對科學的好奇心,培養(yǎng)了他們學科學、懂科學、用科學的能力,引導他們學會以科學的眼光看待世界。
來自青島市多所中小學的300余名學生參與了線下活動,120余萬人通過線上直播探究微觀世界的奧秘。
在“科普大咖秀“環(huán)節(jié),山東大學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張友明、中南大學教授徐海、國家海洋局“蛟龍?zhí)枴睗摵絾T傅文韜分別圍繞“生命的深化:認識、解密、創(chuàng)造”“名偵探柯南與化學探秘”“蛟龍?zhí)胶!钡戎黝},為在場的學生和家長做了科普報告。他們生動、有趣的講解,引來學生陣陣掌聲與贊嘆。
“科普市集“通過選取與生活貼近的主題,從想象、觀察、動手等方面對青少年進行互動實驗教育,設置了“尋找草莓的身份證——DNA”“微型剪刀:酶在果汁生產中的應用”“細菌殺手:看得見的抗生素”“眼見為實:青霉素的殺菌奧秘”等10余項新穎有趣的科學實驗,讓學生在掌握科學知識的同時了解什么是科學方法,通過體驗式的學習了解科學家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
植物學專業(yè)的老師們在作物種植基地為學生們帶來了一堂生動的“田間微課堂”教學,讓他們了解了大豆繁育期、收獲期等大豆的生長歷程以及小麥抽穗開花期的相關知識,提升了自主探究能力,在田間地頭體會到了科學研究的嚴謹與艱辛。
在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講解員向學生們講述了山東大學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科學家們愛崗敬業(yè)奉獻、聚力科技攻關、敢于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優(yōu)秀事跡。通過150余件展品和歷史圖片為學生們呈現(xiàn)了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不斷賡續(xù)紅色血脈,勇?lián)腥A民族偉大復興重任的精神風貌。
“予人星火者,必心懷火炬”,“啟夢微來”公眾開放暨科學日活動已走過五年時間。五年來,活動主辦方堅持將科技創(chuàng)新、科學普及、科學家精神教育等有機融合,采用多形式多渠道傳播科學知識、展示科技成就,舉辦了100余項特色鮮明、亮點紛呈的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開發(fā)科普圖文和音視頻精品資源80余項,數(shù)十萬社會公眾和中小學生受益,取得熱烈的社會反響,已成為青島市重要的科普活動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