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山東琴書傳承人,何淑玲把個人的收入甚至子女的收入都用在了山東琴書上,她最希望的就是山東琴書能夠傳承下去,發(fā)揚光大。有不少老藝人都這樣說,何淑玲把自己的一生都放在了山東琴書上,令人敬佩。
癡迷山東琴書的優(yōu)美
山東琴書能夠流傳至今,在于它獨特的藝術魅力——唱腔優(yōu)美、曲牌豐富、唱詞通俗易懂、演唱活潑質樸。山東琴書的這些特點,一直深深吸引著何淑玲。
據《鄆城縣志》記載:“琴曲始出于書香之家!毕鄠髅鞒踵i城籍李子慎等人善抓箏彈琴,獨創(chuàng)許多曲譜,流傳于民間,后經藝人多年創(chuàng)演而成。鄆城至今尚流傳著這樣一首琴曲史歌:“頭輩師爺王尚田,善通琴畫書,聞名東平湖。二輩師爺陳興順,乾隆年間熟書琴,水堡傳藝十幾載,回家又教陳大俊。三輩師爺陳大俊,熟書法知琴論,傳藝到漢口,后傳外甥劉道友。劉道友四輩師,乾隆六十年到山西,走三關到汴梁,去過淮河和鳳陽。五輩師爺陳延展,鳳陽歌唱出快中慢,道光二十單八年,傳給陳來元。六輩師爺陳來元,光緒十八年把藝傳,乃文法經不全套,七輩傳給陳懷教,陳懷教琴曲藝術全,稱為鐵嘴硬頭釬。第八代陳乃瑞,又會寫又會演,繼承了琴書又發(fā)展,搬上舞臺當大戲演……”時至今日,第九代琴書藝人何淑玲仍沿著前人的腳步,走在發(fā)揚琴書藝術的道路上。
“琴書以唱為主,插入說白,加以揚琴、箏、墜琴、京胡、板胡等樂器伴奏,演唱者可根據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和人物感情的變化傳達表情。有時亦可略加手勢以助表演,演員之間在演唱中可進行感情交流,還可與觀眾直接交流。靈活多變的演唱方式、豐富的情感交流,讓觀眾倍感親切,故而深受群眾歡迎。”何淑玲說。
近五十年的藝術實踐讓何淑玲積淀了深厚的山東琴書技藝,常年的演出活動也讓她積累了豐富的舞臺經驗,她也以儒雅的氣質吸引著廣大觀眾,在給廣大觀眾帶去歡樂和藝術享受的同時,也用德藝雙馨贏得了曲藝界同仁的高度評價。
從學藝到創(chuàng)新,為的是保護傳統(tǒng)文化
12歲那年,何淑玲開始師從著名山東琴書表演藝術家周慶蘭,十六歲入鄆城縣文化館任山東琴書主要演員。直到目前,她仍然在傳唱、傳授這一民間藝術。
何淑玲不斷勤研苦練,銳意求精,為的就是能傳承好山東琴書這一民間文化遺產。她苦心鉆研,對山東琴書的表演方式、唱腔、音樂大膽進行改進提高,形成了穩(wěn)健大方、淡雅傳神的藝術風格。
近年來,為更好地推廣山東琴書藝術,讓青少年更多地了解這一古老的民間傳統(tǒng)曲藝形式,何淑玲不顧年老體弱,先后參加各級電視臺的綜藝欄目,利用現(xiàn)代化的電視技術和直觀的形式傳播山東琴書。她還根據生活原型,利用群眾中間的新鮮事例,編排了《煎年糕》《老王賣瓜》等劇目,深受專家和廣大群眾的歡迎和好評,其中有10余個節(jié)目獲得了各級各類獎項。
五十多年來,何淑玲曾在不同時期,先后參加全國國家級、省、市級曲藝匯演,并多次捧回各類國家級、省級大獎,其中《千里送暖》獲得全國匯演二等獎,化妝琴書《女飼養(yǎng)員》獲得山東省曲藝匯演一等獎,并被省、市電臺錄制成唱片,得到廣泛傳唱。1974年,何淑玲參加山東琴書傳統(tǒng)曲牌培訓,其間,她整理了一百多個曲牌,近百萬字的資料,這些資料現(xiàn)在都成為了琴書藝術的無價之寶。
創(chuàng)辦藝校,培養(yǎng)琴書接班人
1997年,何淑玲創(chuàng)辦鄆城藝術學校,并專門開設山東琴書專業(yè),培養(yǎng)了近千名學生,如今,這些師承何淑玲的弟子們正在不同的崗位上傳承山東琴書。山東省實驗藝術學校辦學以后,何淑玲便在此設立了南路琴書專業(yè)班,向學員傳授琴書表演藝術,并在2012年組織創(chuàng)辦了鄆城縣曲藝團,開啟了專業(yè)化、陣地化、規(guī);嘤柵囵B(yǎng)山東琴書學員的藝術之路。
這些年來,何淑玲帶領學員和曲藝團的團員們深入基層采風,從民間吸取文化精髓,全面征求基層廣大人民群眾對琴書藝術弘揚、改進意見,并常年堅持帶領學員、團員走上田間地頭,到敬老院慰問,深入廠礦企業(yè)為那些工作在一線的群眾演出。
老琴書藝人這樣說,何淑玲為了山東琴書這一劇種得以發(fā)展和傳承,可以說把一生都交給了山東琴書事業(yè)。她將自己一生的收入包括子女們的收入都投入到心愛的曲藝活動中。而何淑玲卻說:“我要培養(yǎng)接班人,一定要讓琴書藝術在自己的精心呵護下枝繁葉茂。”
來源:菏澤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