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正文
新一代《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成長測評工具》評審會議在青島城陽舉行
2023年05月14日 08:22 來源:中新網(wǎng)山東

  中新網(wǎng)山東新聞5月13日電(蔡亞群)《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成長測評工具》(簡稱《工具》)專家評審會議12日在青島市城陽區(qū)瑞陽心語基地召開。青島、濟南、濰坊等市教育部門負責人、山東省16所中小學心理老師代表等參會。

  會上,來自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中國中醫(yī)科學院等院校的11位國內(nèi)心理測評領域權威專家擔任《工具》評審專家組成員,項目組對《工具》研發(fā)工作做了全面匯報,與會專家逐一進行了評審發(fā)言。

  專家評審意見認為,該《工具》重點突出、設計科學、功能全面、優(yōu)勢明顯,是助力各級教育主管部門、中小學校領導做好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測評的先進工具,達到了教育部提出的“符合中國學生特點的心理測評量表”的技術要求。評審專家組成員一致認為該《工具》是國內(nèi)同類工具中具有領先水平的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服務成果,同意通過評審。

  來自中國石油大學的評審專家、心理學博士李逸龍表示,綜合各位專家反映的意見,與從歐美國家引進的量表以及某些高校著眼完成畢業(yè)論文論計的量表不同,當日評審的這套《工具》具有方案更嚴謹、流程更順暢、體系更完善、量表更科學等明顯優(yōu)勢。

  據(jù)悉,目前中國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測評使用的多是上世紀80年代從歐美國家引進翻譯的心理測評工具,存在“本土化修訂工作不夠、癥狀取向、題目內(nèi)容敏感”等突出問題。

  鑒于此,教育部于2021年印發(fā)《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積極借助專業(yè)工具和手段,加快研制更符合中國學生特點的心理測評量表,定期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測評工作”。

  據(jù)介紹,自2021年初開始,青島市城陽區(qū)瑞陽心語基地著眼精準助力學?茖W開展學生心理測評、助力校園師生心理建設工作。歷經(jīng)三年實踐探索,成功開發(fā)出符合中國學生特點的新一代《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測評工具》。期間,瑞陽心語與國內(nèi)六所高等院校心理專業(yè)、教育專業(yè)、社會學專業(yè)近百名專家教授、博士、碩士研究生組建三個研發(fā)項目組,先后調(diào)研全國26個省份210余名教育局負責人、600余名中小學校校長、1200余名中小學班主任、2000余名中小學心理教師和約3600名心理咨詢師,共7000余位一線教育工作者和學校管理者對項目成果進行實踐評判,提出修訂意見。對266所中小學校共計60余萬學生和家長進行了試測。(完)